比尔-朗伯定律是描述物质对光吸收的定量关系。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而与透光度T成反相关。这一规律是由皮埃尔·布格(Pierre Bouguer)和约翰·海因里希·朗伯(Johann Heinrich Lambert)分别在1729年和1760年发现的。随后,奥古斯特·比尔(August Beer)在1852年提出光的吸收程度和吸光物质浓度也具有类似关系,两者结合起来就得到有关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简称比尔-朗伯定律。
比尔-朗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lg(1/T)=Kbc。其中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透光度),K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吸收层厚度,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这个公式表明,当单色光垂直通过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吸收层厚度成正比,与透光度成反比。
比尔-朗伯定律适用于以下条件: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
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
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吸光度在0.2~0.8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比尔-朗伯定律可能会出现偏离。导致偏离的原因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物理方面主要是入射光的单色性不纯所造成的;化学方面主要是由于溶液本身化学变化造成的。此外,吸光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导致比尔-朗伯定律的偏离。
比尔-朗伯定律是分光光度技术和光电比色技术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为化学分析提供了定量分析的方法,使得对物质的浓度可以进行准确的测量。此外,比尔-朗伯定律也为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以及物质结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自比尔-朗伯定律提出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它进行了研究和验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比尔-朗伯定律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它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性。例如,当溶液浓度非常高时,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可能不再符合线性关系。此外,比尔-朗伯定律也忽略了散射和反射等因素对光吸收的影响。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比尔-朗伯定律仍然是一个有效的近似值,可以用于估计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