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使用方法 测量案例 常见问题

色差评估中人眼色差辨别能力

在色彩管理中,使用分光测色仪(色差仪)进行色差评估是公认的科学方法。通常,仪器测量的色差数据与目视评估结果相符:小的色差人眼难以识别,而大的色差则明显可见。但存在测量结果与目视评估不一致的情况,如小色差被视为不可接受,或大色差反而被认为可接受。

image.png

人眼对不同色差的辨别能力

色差值达到多少算明显:△E>3以上人眼可见的明显

实际上色差值除了人眼可识别,我们一般以行业要求的色差值为标准算是否明显。

电子产品行业要求色差△E<0.5

塑胶行业与涂料行业要求色差△E<1.0

纺织业行业要求色差△E<2.0

印刷行业色差范围1.5<△E<3.0

在这些行业,只要色差值就没超过其范围内,就不算明显。

 

人眼识别色差范围:△E>1人眼可见

△E<1时,人眼识别起来是较为困难的,只能用色差仪进行判断,这个范围也是不能用人眼识别的。

色差范围1.0 -2.0△E:中等,在特定应用中可接受,人眼感觉较为明显

色差范围2.0 - 4.0△E:有差距,在特定应用中可接受,人眼感觉明显

色差范围4.0△E以上:非常大,在大部分应用中不可接受,人眼感觉强烈。

色差值达到△E>3以上人眼可见的明显,人眼识别色差范围是拥有几个色差范围



人眼对色差的辨别能力

我们仔细的分析下这些白色的椭圆,不难看出人眼对CIE Lab色度图(L*a*b*色空间)色差辨别能力有如下四个特征:

1) 人眼对饱和度高的色彩的敏感度较弱,因而,对这类色彩的色差辨别能力较差。(饱和度依赖性较高。)低饱和度时的色彩,其白色椭圆变得接近于圆形,随着饱和度的增加,圆形在饱和度方向上渐渐拉长,在色调方向上渐渐变窄。这就表示虽然颜色的色差相对已经较大了,但人眼对饱和度较高的色彩的分辨能力却在减弱。


2) 色调不同,人眼对色调方向上的色差敏感度也不一样。我们看一下图中的椭圆A和椭圆B,A在色调为120度的位置(黄绿色)而B在色调为180度的位置(绿色),虽然两个位置的饱和度近似,但A椭圆在色调方向上更宽,而B相对较窄。这就表示与A点位置相比,人眼对B点的色调敏感度更高一些。

3) 在亮度方向上的色差敏感度也会随着亮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遗憾的是,由于亮度轴是正交于所示平面图,因此我们无法从图中看到在亮度方向上色差敏感度的变化趋势。但是,科学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亮度为50左右的地方,人眼的色差敏感度达到最高,不论是沿着更高或者更低的亮度变化,敏感度都是逐步递减的。


4) 在蓝色区域内,人眼的分辨能力在方向上会有所改变。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蓝色区域的白色椭圆的主轴不像其他颜色一样是从中心沿饱和度方向扩展。


这就引起了使用色差计测量与人眼视觉评估之间存在的差异。
从右图中可以看到,用红色圆圈表示的在CIE Lab(L*a*b*色空间)中评估色差的常用指数ΔE*ab,在各个饱和度及色调的条件下定义色差的方法都是一个圆圈。另外一个色差常用指数,在图中用蓝色矩形表示的Δa*b*,其在色度图中定义色差的方法都是矩形,不论哪种定义方法、哪种形状,都是与人眼的色差辨别临界区(白色椭圆)有区别的。

因此,在我们评估同样的两种颜色的色差时,人眼与色差计计算结果有矛盾和差异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判断方法和定义形状上的差异。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Diligent_and_lucky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