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度学,作为光度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人对颜色的感知规律以及颜色的测量技术。这是一门综合了物理光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和心理物理等多学科的科学,为我们揭示了颜色的奥秘。颜色的构成与感知颜色是光与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吸收部分光波并反射其余部分,这些反射的光波进入我们的眼睛....
色度学,作为光度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人对颜色的感知规律以及颜色的测量技术。这是一门综合了物理光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和心理物理等多学科的科学,为我们揭示了颜色的奥秘。
颜色是光与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吸收部分光波并反射其余部分,这些反射的光波进入我们的眼睛,被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捕捉并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由大脑解读为颜色。色度学的研究表明,不同波长的光对应着不同的颜色,而人眼对颜色的感知则受到光线强度、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以及大脑对颜色信号的解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色别、明度和饱和度是构成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色别,即色彩的种类,如红、橙、黄、绿等,由反射或发射的光波的波长决定。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受到光线强度和物体反射特性的共同影响。饱和度,则反映了色彩的纯度,即色彩中混入消色成分(黑、白、灰)的多少。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我们眼中丰富多变的色彩世界。
在色度学中,三原色——红、绿、蓝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构成所有颜色的基本单元,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产生出各种颜色。而三补色——黄、品红、青则与三原色相互对应,当两色光相加时能够得到白光。这一原理在彩色电视、计算机显示器等色彩显示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色度学是研究人的颜色视觉规律、颜色测量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它是一门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以物理光学、视觉生理、视觉心理、心理物理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
在综合了一些颜色科学家的研究和实验基础上,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了一套标准色度系统,称为CIE标准色度系统。这一系统是近代色度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色度计算的基础。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是以颜色匹配实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混色系统,用组成每种颜色的三原色数量来定量表达颜色,不是用颜色的三个色貌特征明度、色调、饱和度(彩度)的大小为度量来表示颜色。
下图就是CIE1931年颜色匹配实验的示意图,先给出任意一个待匹配的颜色,通过人眼的观察,来找出红、绿、蓝三原色的光的比例,从而计算出该颜色的三原色数量。
CIE在1931年建立的CIE1931-XYZ系统成为了沿用至今的一套应用最广泛的色度空间。如右图,在这套色度系统理论中,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用XYZ三刺激值表示,XYZ可以转化为Yxy坐标系,其中,Y既是亮度,又是人眼对绿色的敏感度匹配,x和y代表X和Y分别在(X+Y+Z)中的比例,这样色度就可以通过xy这样一个二维空间来表征了。色度图中心点(0.3333,0.3333)为白色,周围是彩色,越往边缘,色彩饱和度约高;边缘的点代表了不同波长的光谱色。
CIE在1931年的实验是基于2°视场角的,但人眼其实对于不同的面积的颜色的感知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在1964年又进行了补充实验,以匹配大于10°视场角的情况。如左图。
人们发现,1931-XYZ系统中存在两个问题:
1、该规范使用明度和色度不容易解释物理刺激和颜色感知响应之间的关系;
2、 XYZ系统和在它的色度图上表示的两种颜色之间的距离与颜色观察者感知的变化不一致,这个问题叫做感知均匀性(perceptual uniformity)问题,也就是颜色之间数字上的差别与视觉感知不一致。
为了解决颜色空间的感知一致性问题,CIE专家们在1976年对CIE 1931 XYZ系统进行了非线性变换,制定了CIE 1976 LUV色空间,如下图所示,我们能明显看到蓝色部分被扩展,而绿色被压缩;CIE1931XYZ和CIE1976LUV色空间一般适用于自发光的颜色测量,比如显示屏、光源照明等,使用的是2°视场角;
CIE在同一年规定了CIE 1976 L*a*b*颜色空间,适用于不发光的物体颜色,需要外部照明反射显示颜色,比如涂料、塑料等的颜色,该色空间使用10°视场角。
色度学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精确测量和描述颜色的方法,还为色彩在工业、艺术、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涂料、纺织、印刷等行业中,色度学帮助实现产品颜色的准确匹配和质量控制;在色彩设计中,色度学原理指导着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创造出和谐而富有美感的视觉效果;在医学诊断中,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肤色变化来判断病情,这也离不开色度学的支持。
色度学作为一门探索颜色奥秘的科学,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颜色本质的理解,还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启示。
上一页 : CIELab色彩空间详解
下一页 : 色度坐标xy 代表什么
Copyright © 2024 广州保来发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072934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