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8924229947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新闻资讯>常见问题


纺织品检测用精密色差仪

浏览次数:1125 更新日期:2022-08-04

摘要:

色差是纺织品行业常见的一种质量瑕疵,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纺织品原料、染色工艺等有关。为了检测纺织品的色差程度,将纺织品的色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使用精密色差仪。本文介绍了精密色差仪在纺织品色差检测中的应用。纺织品色差产生原因①织物因素:由于纤维性能不同或前处理退、煮、漂、丝不够匀透....

色差是纺织品行业常见的一种质量瑕疵,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纺织品原料、染色工艺等有关。为了检测纺织品的色差程度,将纺织品的色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使用精密色差仪。本文介绍了精密色差仪在纺织品色差检测中的应用。

1c0b9a8272e34f78a766e47553926f51


纺织品色差产生原因

①织物因素:由于纤维性能不同或前处理退、煮、漂、丝不够匀透,使染前半制品渗透性不匀而引起对染料吸收程度的差异;


②吸液因素;由于机械结构上的原因或操作不当,使织物各部位的带液率不一致,因而造成色差;


③预烘因素:在浸轧染液后预烘时,由于烘燥的速率和程度不一致,引起染料发生不同程度的泳移,使染料在织物上分布不匀。


(2)染料在织物上固着程度不同:尽管染料在织物上先期分布是均匀的,但在固着过程中,如果条件控制不当使织物上某些部位的染料没有得到充分固色,在后处理皂洗时即被去除,从而产生色差。

(3)染料色光发生变异:这种差异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织物上的部分染料的色光发生变化,一般有以下3种原因:


①染前因素:半制品的白度不匀或pH值有较大差异,在染色后易造成色光差异;


②染色因素:例如分散染料热溶温度过高,使某些染料的色光变得萎暗;还原染料的过度还原,也会使色光有差异;


③染后因素:在后整理过程中,如树脂整理、高温拉幅以及织物上PH值的不同等,都会引起染料色光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④皂洗:如皂洗不充分,会使发色不充足、色光不准。







纺织品色差检测用精密色差仪:

为了准确评定纺织品的色差问题,管控纺织制品的质量,就可以利用精密色差仪来进行检测。精密色差仪的使用使得纺织品的色彩处理更加方便。我们使用精密色差仪和计算机配色系统来改变纺织品产品的颜色,从而减小同批次纺织品产品之间的色差。


精密色差仪可以准确的评定两件产品的色差程度,它通过自动比较样板和被检品之间的颜色差异,然后输出CIE-LAB三组数据与比色后的ΔE ,ΔL, Δa, Δb四组色差数据。


其应用的原理就是通过积分测量样品的三刺激值xyz,然后在计算出样品的色品坐标等参数。通常用滤光片覆盖在探测器上,把探测器的相对光谱灵敏度S(λ)修正成CIE推荐的光谱三刺激值x(λ)、y(λ)、z(λ)。用这样的三个光探测器接收光刺激时,就能用一次积分测量出样品的三刺激值X、Y、Z。滤光片需满足卢瑟条件,以精确匹配光探测器。


纺织品生产商可以根据精密色差仪测定的数据,对色差较大的纺织品进行着色处理,从而保证产品颜色的一致性,减少相应的损失。




纺织品色差预防方法:

- 1 -


改善轧辊的均匀性


采用普通轧车染色者,应将轧辊表面车磨成中间直径略微大、两端直径略小的橄榄形辊筒;合理选择橡胶轧辊的硬度。


- 2 -


采用均匀轧车


生产单一品种、单一色泽的产品时、用橄榄形辊筒解决边中色差或左中有色差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然而在生产小批量、多品种、多色位品种时.则因为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常需频繁调换辊简.故给使用过程带来麻烦。采用均匀轧车是解决边中色差、左中右色差的好办法。


- 3 -


设备


选用合适设备,改善设备状态,使被染物在整个染色过程中能均匀上色。


- 4 -


改善织物干燥的均匀性


织物进入热风烘燥机后,喷风口风速的大小和温度的高低对水分蒸发快慢的影响不同。凡风速大、温度高的区域,水分蒸发就快,从而使染液向蒸发快的区域泳移,造成色差。


加工厚类织物时,温度相差10℃以内对色差影响不大,而加工薄织物时,温差大于5℃就会有明显色差。


风速左中右相差4m/s 之内,对厚织物影响很小。而风速相差2m/s 时,薄织物就会有明显的色差。所以必须认真对待,严格调整好风速,并使布面温度及升温速度一致,使织物一致干燥,不致于造成色差。


热风部分采用横导辊穿布方式,对防止正反面色差比较有利。因为吹到织物两面的热风来自相同的风道。如果采用垂直穿布的热风烘干机,设备要改装,使上下风口的风量成风速可作适当的调节,有利于纠正色差。


烘筒烘燥机属接触性烘燥,与烘筒接触部位升温快,干燥快,也易造成泳移问题。所以,使织物先接触的供筒温度适当低一些,再逐步进入高温烘筒。这有利于减少产生色差的可能。


采用红外线予烘、微波烘干等方式,染制品内外能一致烘干。有利于避免泳移产生的色差。用红外线烘燥织物时,正反两面的红外线辐射必须力求均匀,红外线辐射器与织物的距离不能太近,以防烘燥过急,产生正反面色差。


另外,染前半制品的烘干要均匀一致,使半制品染色时吸液量一致,不能因半制品含水分不均匀造成吸收染化料不均匀而形成色差。


- 5 -


染色时要合理选用染料


应尽量选择上染曲线相似的染料,以利于减少色差。染色所用染料要按产地、批号分开存放。要认真做好测试化验工作,对每批染料的色光做到心中有效,分批使用,防止产生色差。


- 6 -


染色时加入匀染性助剂


如棉针织品投染时加入棉用匀染剂,有利于色差减少。涤/棉织物轧染时要在染液中加入适当的防泳移剂(例如在染液中添加海藻酸钠、聚丙烯酸衍生物等).这对防止泳移造成的色差具有一定效果。


- 7 -


加强练原管理,为染色提供合格半制品


①坯布的纤维种类、质量、配比以及上浆情况对染色均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纺织厂的坯布,在相同染色工艺条件下加工所得的色泽往往深浅不一致,所以同一批染制品必须采用相同的坯布。


②前处理采用的设备不同,工艺条件不容易掌握一致,所得的半制品染色后色泽有差别。要按不同品种、不同设备调整工艺,使退、煮、漂、丝光匀透,保证练漂效果达到染制品的染色要求。


③需染前定形的织物定形要均匀一致,避免染色时因定形不匀产生色差。


④丝光后织物的pH值是前处理中影响色差最显著的因素之一。丝光后pH 值偏高不仅会造成烘干时织物泛黄,而且会使染料在高温碱性下发生色光变化而造成色差。


- 8 -


染色工艺


染色工艺要合理,要针对不同染制品的特点、染化料的性能正确制定工艺,并在加工中保证工艺的稳定,使染色不产生色差。


- 9 -


整理助剂


整理助剂在整理条件变化时对色光有不同的影响,后整理助剂选择要慎重,整理工艺条件控制必须严格一致,才能使色差现象得到避免。



3)加强空气压力的控制,调节空气压力阀门,使喷涂空气压力的大小控制在工艺范围以内。同时强化工艺参数的日常点检,保证工艺参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4)将烘干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经常检查烘干室的供热系统,循环风系统、三元体、二元体、关键部件等,看看是否存在影响供热及温度均匀的问题,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




5)根据气温的变化,采用挥发速度适宜的稀释剂,例如夏季气温较高,溶剂挥发快,为防止溶剂挥发过快,涂料稀释采用慢干剂;冬季气温较低,溶剂挥发较慢,为防止溶剂挥发过慢,涂料稀释采用快干剂。




6)将施工黏度调整在规定范围内,并做好记录,防止施工黏度过高或过低。




7)调漆前将原漆搅拌均匀,将桶底的沉淀物全部搅起并充分搅拌均匀,使颜料分散均匀;涂料加入稀释剂之后用搅拌棒再次搅拌均匀,而后进行过滤,并做好调漆记录。




8)喷涂面漆之前,对打磨露底的、底材颜色不一致的要补喷中涂漆;对于能渗透颜色的涂料,要补喷专用的黑色遮盖底漆,防止颜色渗透及色差的产生。




9)对于不同批次的油漆,要求供应商加强颜色控制;同时要调整好生产节拍,掌握好流平间隔时间;强化送风系统的管理,控制风速;保证色差符合要求,提高外观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baolaifa.com/news/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