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8924229947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新闻资讯>测量案例


分光测色仪在颗粒色差检测

浏览次数:108 更新日期:2025-04-16

摘要:

颗粒色差问题概述在塑料、涂料、陶瓷、食品及医药等行业中,颗粒物(如色母粒、颜料粉体、药片颗粒等)的色差问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由于原料批次差异、生产工艺波动或储存条件变化,颗粒物可能出现色相偏移、明度不均或饱和度差异,导致成品颜色不稳定。例如,塑料制品因色母粒色差可能产生明显色斑,涂料因颜....

颗粒色差问题概述

在塑料、涂料、陶瓷、食品及医药等行业中,颗粒物(如色母粒、颜料粉体、药片颗粒等)的色差问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由于原料批次差异、生产工艺波动或储存条件变化,颗粒物可能出现色相偏移、明度不均或饱和度差异,导致成品颜色不稳定。例如,塑料制品因色母粒色差可能产生明显色斑,涂料因颜料颗粒不均导致墙面色差,食品颗粒因颜色差异影响消费者接受度。因此,精准管控颗粒物的色差成为生产环节的关键需求。

1744796865061.png


颗粒物着色要求与挑战

颗粒物作为着色载体,其性能需满足以下要求:

色相、明度与饱和度:需与目标颜色高度匹配;

着色力与遮盖性:确保少量添加即可实现均匀显色;

耐候性与稳定性:适应不同环境(如高温、光照、溶剂)而不褪色;

互混性:与基材及其他添加剂兼容,避免分层或反应。

以塑料色母粒为例,其着色方法包括原液着色(直接添加色母粒)和塑料染色(后处理着色)。原液着色需考虑树脂的“吃色”特性:相同添加量在不同树脂中可能呈现显著色差,需通过实验优化配方。

1744796810673.png

分光测色仪的检测原理与优势

1. 检测原理

分光测色仪基于光谱分析技术,通过测量样品表面反射光谱的三刺激值(X、Y、Z),结合色差公式(如ΔE*ab)计算标样与试样的色差。其核心优势包括:

高精度:可检测微小色差(ΔE<0.1);

多光源匹配:内置D65、A、CWF等标准光源,模拟不同光照条件;

同色异谱检测:通过光谱数据差异判断配色准确性,避免人眼误判。

2. 颗粒物检测难点与解决方案

颗粒物(如粉末、小颗粒)因表面不规则、粒径分布不均,易导致测量重复性差。解决方案包括:

专用测试组件:搭配粉末测试盒、积分球配件,确保光线均匀照射样品;

多次测量取平均:通过多次采样降低散射误差;

样品预处理:对易团聚颗粒进行分散处理(如研磨、振动)。

分光测色仪在颗粒色差管控中的应用场景

塑料色母粒生产

实时监测色母粒批次色差,确保颜色一致性;

优化色母粒配方,减少不同树脂间的色差差异。

涂料与油墨行业

检测颜料粉体的色相与着色力,指导配方调整;

验证成品涂层的耐候性(如UV老化测试后的色差)。

食品与医药领域

检测药片、胶囊的颜色均匀性,符合药品标准;

监控食品颗粒(如咖啡粉、调味料)的色泽稳定性。

分光测色仪与配色软件的协同作用

高精度分光测色仪结合配色软件,可实现:

1744796828684.png

智能配色:根据目标颜色自动推荐着色剂配方;

色差预测:模拟不同工艺参数下的颜色变化;

历史数据追溯:建立色差数据库,优化生产流程。

结论

分光测色仪通过光谱分析技术,为颗粒物色差检测提供了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其高精度、多光源匹配及同色异谱检测能力,使其成为塑料、涂料、食品等行业品质管控的核心工具。随着消费者对颜色一致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分光测色仪与配色软件的深度结合,将进一步推动色彩管理的智能化与标准化。

上一页 : pecolor配色软件色卡调色

下一页 : 没有了